基地介绍

首页  科普基地  基地介绍

上海无线电科普基地简介

 

上海无线电科普教育基地是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于2013年建成正式开放,2024年由奉贤区搬迁至浦东新区。基地以实物、图文、影音、交互等多种形式科普无线电的原理、发展、应用和管理,旨在让公众认识无线电、了解无线电、共同维护无线电秩序,营造一个规范、安全、有序的无线电波环境。

 

基地以‘无线创新 赋能无限’为主题,聚焦我国无线电的百年发展历程。从党的第一步秘密电台诞生,至5G正式商用,‘千帆星座’计划实施,生动呈现我国无线电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基地展示共分为四大板块,分别为红色电波、无线赋能、未来通信、电波卫士,其中共包含19项展示内容,展示方式有图文、多媒体互动、互动体验等。

 

 

 

展品包括“半部电台”复制品、红灯电子管收音机、硅两瓦军用电台、70年代军用制式短波电台以及部分常用传感器,还有无线电信号侦听设备、雷达侦测设备、光电跟踪设备、无线电定向处置设备等。

 

 

 

获得荣誉

 

2013年
“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
2015年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
 
“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中国通信学会授
2016年
“上海市先进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
 
“普及与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中国通信学会授
2017年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教育部办公厅授

 

 

 

活动开展特色亮点

 

基地特色:

上海无线电科普教育基地以‘无线创新 赋能无限’为主题,聚焦我国无线电的百年发展历程。

 

从党的第一步秘密电台诞生,至5G正式商用,‘千帆星座’计划实施,生动呈现我国无线电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创新。通过红色电波、无线赋能、未来通信、电波卫士四大版块,深入讲解和展示了无线电在革命历程中的巨大作用和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参观者可以了解到无线电的基础知识,发展历程,以及无线电通信的未来场景,了解无线电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管理和保护无线电的重要性。

 

参观者还可以动手打卡上海红色电波发源地,体验飞行模拟舱驾驶、摩尔斯电码发报等,真切感受无线电技术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目前基地已接待百余人次参观调研。